06epaper.zhoudaosh.com/images/2020-07/05/06/060705.pdf2006/07/05  · 以一种常见的肥胖并发症——多囊卵 巢综合征为例,这种疾病累及5%到10%...

Post on 26-Sep-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姚琪远,教授,主任医师

微创外科、疝外科、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复旦大学疝病中心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肥胖与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造口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胃食管反流病诊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微创联盟副主席

中国医促会造口旁疝修复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委员

亚太疝协会执行委员

国际腹壁与造口外科联盟主席

微创、修疝、减重,跨界探索医学的蓝海新闻晨报记者 钱鑫

作为华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疝与腹壁外科及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日间手术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疝病中心主任,姚琪远医生是一个超级忙碌的人,但他也是一个喜欢琢磨、喜欢思考的人。

06 医述 22002200 .. 77 .. 55 星 期 日

编 辑 顾 筝

让患者告别了20年的“粪袋”生活

腹腔镜微创手术是姚琪远医生最初的主攻方向,2000 年去德国一家微创中心进行参观学习时,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深深吸引了他。回国后,他便确定了其专业的方向,建立了华山医院微创疝外科团队,成为了中国腹腔镜疝修补手术的先锋;中国体重超标及代谢性疾病患者众多,减重手术能大大改善患者内分泌系统,不仅临床工作前景无限,科研更是一片蓝海,在他的创导下,华山医院的减重代谢外科也在医学界声名鹊起;随着 5G 网络、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涌现,姚琪远又在琢磨如何通过“云医疗”、“云健康”为更多的人带去健康。一位男性病人,29 岁时做过一个直肠

癌手术,直肠癌虽已痊愈,他却带着置于体外的粪袋生活了整整二十年。后来又并发造口旁疝,影响排便和粪袋的密封性,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这位病人辗转多家医院都没有解决病痛,最后找到了姚教授。询问病情及详细查体后,得知病人的肛门还在,姚教授便制定了造口旁疝修复的同时,微创下将人工肛门还纳的手术方案。20年没有使用的肛门,已变得紧缩与狭窄,在充分准备了一个月后,手术顺利成功,这位病人终于告别了 20 年的粪袋生活,宛若重获新生,再也不用在阴影里自卑生活。患者陈阿姨常有胸骨后痛及夜间咳醒

情况,有时还发生胸痛出冷汗,家人怕心梗赶紧叫救护车送去医院急诊,可到了医院却症状全无,检查也没有发现有心梗证据。几次这样下来,家人都怀疑她有些不正常。害得陈阿姨有了症状也不敢让家人知道。后来,看了姚教授的关于食管裂孔疝的科普文章,觉得自己的毛病与此有点像,便来就诊姚教授。经过姚教授问诊、检查,最后诊断就是这个食管裂孔疝及胃食管反流病在作怪,微创手术后,陈阿姨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出生在北方的姚琪远,外形却常被认

为是江南人:中等个子,清瘦却看上去精力充沛。姚琪远说他虽然是北方人,却喜欢南方的各种食物,更喜欢南方的快节奏生活。姚琪远是一个喜欢琢磨、喜欢思考的

人:腹腔镜微创手术,在九十年代相当时髦,医院也为他建立了微创外科专科,但当时华山医院外科早已胃肠、肝胆、甲乳等专科化,腹腔镜手术尽管极受欢迎,可却有与同仁“抢饭碗”之嫌,待这一技术发展成熟、普及了,老百姓看病还是会选择“术业有专攻”的专科医生。2000年,他去德国观看了腹腔镜疝修

补手术,好像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回来后就开展了腹腔镜下腹股沟补片修补术,2004 年起,他带领团队,利用腹腔镜技术首先攻克了复发率较高的切口疝补片修补手术,接着又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例腹腔镜下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大大降低了复发率,把华山疝外科的诊疗技术带到了新的高度,并创建了疝与腹壁外科。2008 年,第三届国际内镜疝协会年会

在德国召开,姚琪远受邀在全世界 200 多位专家面前进行一个腹腔镜下疝修补手术

演示。2009 年在印度,2010 年在越南,他在全世界的注目下,也同样进行腹腔镜下的疝修补手术,这标志着华山医院疝与腹壁外科已经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健康的胖子很少

是否有“健康的胖子”存在呢?体重超标,尽管没有查出糖尿病、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脂肪肝等问题,姚琪远说,“通常来说,胖就不会健康。”肥胖到底意味着什么?姚琪远打比方,“就像一个人背着另外

一个自己,关节和脊柱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这只是表面可见的。在人体内,还有另外一场争夺大战。“当超重、肥胖时,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及循环系统等需要过度工作,甚至加倍工作,久而久之,这些系统的功能就开始提早减退。”对现代国人来说,超重、肥胖已成为影

响人们健康的主要问题,增加了很多疾病的患病风险。每个器官和系统都可能被累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肥胖和超重人口约有 9200 余万,肥胖会引发众多代谢性疾病,其中以糖尿病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最为典型。中国人的体脂分布有别于欧美人,多

趋于向腹腔内积聚,表现为”肚子大,腿和手臂细的特点。”姚琪远说,这种向心性肥胖伴随的代谢性问题会更多,危害性也更大。以一种常见的肥胖并发症———多囊卵

巢综合征为例,这种疾病累及 5%到 10%的女性,而将近一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伴随肥胖。肥胖影响性激素水平,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会月经不规则、闭经甚至不孕。这类患者减重手术后,多数月经恢复了正常,怀孕生子也成为现实。

减重手术带来健康福音

20 来岁小伙儿小刘,在做减重手术之前,他血压收缩压高达 220,空腹血糖22mmol/L, 术后一周多,血糖就恢复正常,血压也逐渐正常;同样的,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小伙儿,体重高达 240 斤,开车时经常会睡着,安全隐患不断。通过微创减重术,半年后体重就已跌落至正常,如今人神清气爽。2009 年,姚琪远受医院委派去美国麻

省总医院学习微创及减重与代谢外科,善于琢磨的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减重与代谢手术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回国后他开始组建减重与代谢外科团队,并开始了一个崭新领域的探索。外科减重手术治疗肥胖及伴随的代谢

性疾病,表面看是使患者进食减少、体重下降,而实质是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的结果。多数患者术后过重的体重下降可达到 85%以上,代谢性疾病的缓解率可超过70%。“如果一个人有很强大的意志,他完

全可以不做手术。但是很多人是做不到的,这时候减重手术就能帮助到很多普通人,我们给他的是:全新的开始,以及安全而长久的减重效果!”姚琪远一直这样认为。

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通过外科减重手术,减少 5%-10%的体重就可以减少很多与体重相关问题,如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而减重手术安全性优于阑尾切除,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甚至比阑尾切除还要低。在减重手术后,很多肥胖姑娘皮肤变

白、内分泌系统明显改善,生儿育女组成完美家庭。不过姚琪远说,不是所有肥胖人群都适合做手术治疗,严格把关适应症,方可确保兼顾安全有效。作为我国外科减重手术的开拓者之

一,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与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姚琪远教授直言:我国老百姓对减重手术认知尚且不够,以为是医美,其实减重手术可谓“雪中送炭”,2013 年,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将“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列为十大医疗创新榜首,实现学科突破,而今多国均在这一领域有所探索。减重手术,不仅能大大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提升个人的健康指标,延长寿命,更重要的是,减重手术意味着能节约大量的医疗资源。

构建大健康之池

如果体重问题迎刃而解,这无疑构建了一个大健康之池。姚琪远说,胃肠激素、肠道菌群、节律基因、胆汁酸等均参与了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与平衡,减重手术对肥胖及伴有的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治疗的成功,为研究肥胖发生的机制、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目前华山医院围绕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的治疗及发病机制,组成了多学科协作团队,搭建了更广泛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平台。医疗资源的不平衡性,也让包括华山

医院在内的上海一些三甲医院,天天人满为患。姚琪远又在思考和琢磨,随着 5G网络、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完善,如何通过“云医疗”、“云健康”为更多的人带去健康,通过在线复诊、咨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检查检验、人工智能等在线问诊及辅助医疗健康服务,建设线上、线下全链条融合发展的健康服务体系,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姚琪远说,这样的话,就有更多的人,能体会到美好生活了。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