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凌丹 黄蕙萍 张梅霞 主编

Post on 15-Mar-2016

12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凌丹 黄蕙萍 张梅霞 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9. 教材: 凌丹 , 黄蕙萍 主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年第 2 版。 参考教材 :叶京生 主编 《新编国际经济合 作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版。.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性经济学科。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凌丹 黄蕙萍 张梅霞 主编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9

教材:凌丹 , 黄蕙萍 主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年第 2 版。参考教材:叶京生 主编 《新编国际经济合 作教程》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1 年版。

• 本课程是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投资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性经济学科。

• 学习的目的在于了解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产生、发展与现状,研究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本原理,探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条件、模式、方法、策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为促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活动服务。•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而且具有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相关业务的能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第一章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概念•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构成与方式•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作用

本章的学习目的• 掌握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概念与内涵• 了解当代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发展的动因与特点• 熟悉国际经济技术与合作的主要形式• 了解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国际贸易的联系与区别• 明确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作用

中国的对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 2010 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突破 1000 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

1057.35 亿美元,到 2010 年底,全国共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 445244 家,投资总额为 27059 亿美元,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 12504 亿美元。• 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 2010 年,中国对外投资净额

为 688.1 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 3172.1亿美元。到 2010 年底,中国 1.3 万家境内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总数达 1.6 万家,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达到 1.5 万亿美元。

案例 1 :

• 中国的技术引进方式包括:引进专利技术、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成套设备与关键设备、生产线,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商标许可,合资生产,合作生产等。 2010 年,中国引进11253 项技术,金额为 256.4 亿美元,其中技术费为 218.5 亿美元。技术引进方式以引进专有技术,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为主,分别占36.7% 和 29.2% 。

• 中国技术出口主要以软件出口、专有技术许可和技术咨询与服务为主。 2009 年,中国对外签订软件出口合同金额为 101.6 亿美元,占技术出口总额的 91.1% ,同比增长 126.5%, 专有技术许可、技术咨询与服务出口分别为 5.9 亿美元和 3.3 亿美元,分别占技术出口总额的 5.3% 和 3% ,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 中国的对外承包工程,在 2010 年签订合同 9544 项,合同金额 1343.67 亿美元,全年派出的劳务人员为

37.65 万人,完成营业额为 921.70 亿美元,与2002 年相比,增长营业额了 5.5 倍,年均增长率30.4% 。截止到 2010 年,中国对签订外承包工程合同数为 9.46 万,完成营业额为 4329.41 亿美元。

•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在签订合同 236843 项,合同金额 87.25 亿美元,完成营业额 88.80 亿美元,全年派出的劳务人员 47.01 万人。截止到 2010 年,对外劳务合作的合同总数为 12.03 万项,完成营业额735.70 亿美元,其中,“十一五”时期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达 192 万人。

• 分析与思考:• 1. 中国对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 在中国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中涉及了哪些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各种要素的流动分别有哪些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概念1. 合作的含义“ 合作”一词源于拉丁文,其原意是指成员之间的共同行动或协作行动的意思。我国辞海解释“合”字,有融洽、协同、共同、合办等意思;辞源解释“合作”是两个或两个人以上共同创造的意思。英文中“合作”( Cooperation)一词是协作、共同行动的意思。

一、合作的含义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本范畴

2.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本范畴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ooperation) ,简称国际经济合作(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它是国际经济关系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并成为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的主体。

1. 广义的范畴:指一切跨越国界的经济往来活动。• 国际贸易• 国际投资• 国际金融等2. 狭义的范畴:指以生产要素领域为主国际间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研究的是狭义的范畴,即国际间各种生产要素的转移与配置的运动规律。

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概念• 指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侧重于生产领域内所进行的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和重新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和政策协调活动。•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博弈论的基础 “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了解”。 —保罗 · 萨缪尔森博弈论( game theory ),又称对策论,是研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行为以及这些决策的均衡结果的理论。

• 博弈论模型可以用五个方面来描述 G={ P , A , S , I , U} P ( player):为局中人,博弈的参与者,也称为“博弈方”,局中人以最终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A(action) :为各局中人的所有可能的策略或行动的集合。根据该集合是有限还是无限,可分为有限博弈和无限博弈 S(strategies) :博弈的进程,也是博弈进行的次序。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I(information) :博弈信息,如果博弈各方对各种局势下所有局中人的得益状况完全清楚,称之为完全信息博弈。反之为不完全信息博弈。 U :为局中人获得利益,也是博弈各方追求的最终目标。根据各方得益的不同情况,分为零和博弈和变和博弈。

按照参与人之间是否合作进行分类,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是指参与人之间有着一个对各方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参与人在协议范围内进行的博弈。反之,就是非合作博弈。⋅ 国际经济合作更多地属于合作博弈。⋅ 在非合作博弈中,按照参与人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又可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是指,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行动;或者虽非同时行动,但行动在后者并不知道行动在先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 动态博弈是指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而且行动在后者可以观察到行动在先者的选择,并据此作出相应的选择。

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内涵(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主体:多元化1. 主体 参与博弈的局中人, Player从性质看 :       主权国家 ( 地区 )

       国际经济组织       各国企业自然人与法人

注意:• 第一、这里的国家政府是指主权国家政府,历史上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在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不平等关系下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不是平等互利原则上的合作,不属于国际经济合作研究的范畴。• 第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主体之间的合作超越国界,并不完全指不同国家之间,在一国范围内居民与非居民的经济交往也是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内容。

从主体层次看 :       宏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微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宏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指不同国家政府之间以及不同国家政府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展开的经济合作活动。• 微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指不同国籍的自然人及法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开展的经济活动,其中主要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或公司间的经济合作活动。

从主体数量看 :       双边合作       多边合作 两者都属于宏观层次上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双边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两国政府之间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多边国际经济合作是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政府之间以及一国政府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多边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又可以分为全球多边与区域多边两种具体的类型。按照业务和产业的关系分类 垂直型国际经济合作 水平型国际经济合作

(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原则:平等互利• 是指在相互经济交往中,根据双方的需要与可能,有来有往,互惠互利,合作博弈各方都应该获得收益支付。• 平等互利是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基本原则。 它要求主权国家(地区)的政府、国际(区域)性经济组织、超越国界的自然人和法人等之间,为共同的利益在平等的基础上,以各自具有的优势的生产要素通过一定的经济协调机制,共同开展较为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任何一方不能将任何不平等的条件或不合理的要求强加于对方。

(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范围:侧重在生产领域。 • 现代化专业生产推动了生产要素跨越国界配置成为战后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趋势。 •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范围侧重在生产领域是指它的范围不仅在生产领域,而且在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相结合的领域,纯贸易不属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范围。

(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内容:经济协作活动 和经济政策协调活动• 国际经济合作的实质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配置,实现不同国家(地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宏观上看,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是一种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机制。•随着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移动,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就需要通过各种经济协调的渠道和方式及时加以处理和解决。

(五)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灵活多样•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多样,包括国际投资合作、国际科技合作、国际劳务合作等方式的多种具体形式。•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不断发展演变。

(六)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周期:一般较长•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内容与方式决定了它要求合作各方建立更为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共同开展经济活动。因此,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活动的周期一般比较长,有些项目的合作周期可能长达数十年。

第二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产生和发展一、早期的国际经济合作的特点• 早期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主要是围绕早期的国际贸易出现的。1. 国际合作方式处于低级阶段2. 生产要素主要以商品贸易为中间媒介进行间接转3. 合作交往是暂时的、局部地区的

二、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国际经济合作的特点1. 签订了一些国际公约、协定和规则,国际技术合作日益密切•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保证货运的安全,有关国家根据海牙规则签订了《关于统一提单的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1924 年 ) ,专门规定了货物承运人的职责。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 1883)• 1891 年在马德里签订了简化商标国际注册手续的国际协定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2. 对外直接投资开始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3. 大企业缔结国际垄断协定如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4. 建立国际政治联合由英法发起,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League of Nations ,简称国联)于 1920年成立。 5. 不断出现新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方式

三、当代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与特点(二战 后至今 )(一)当代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发展的动因 1. 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是当代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发展的直接原因( 1)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速度普遍加快。( 2)科学技术革命也引起了各国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3)国家在科技研究领域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2. 国际分工的新发展是当代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的基础 3.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4. 二次大战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为当代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二 ) 当代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特点1.合作多赢已成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发展的基本理念2.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日益多样化3.全世界范围的多边经济技术合作体系已经形成4.国际性经济组织在经济技术合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 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的重要主体6.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主体间的协调正逐步协调制度化

第三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构成与方式第三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构成与方式• 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构成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构成•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构成 1. 国际资本转移 2. 国际技术转移 3. 国际劳动力转移 4. 国际土地资源转移

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方式1. 资本要素国际转移的合作方式( 1)国际间接投资( 2)国际直接投资( 3)国际经济援助2. 技术要素国际转移的合作方式( 1)国际科技合作( 2)国际信息与管理合作

• 3. 劳动力资源国际转移的合作方式• 主要包括:• 国际工程承包• 国际劳务输入与输出• 国际加工装配贸易(间接转移)• 移民(永久性转移)• 国际咨询(智力转移)等

4. 土地资源国际转移的合作方式( 1)国际土地合作 •出售 •出租 •有偿定期转让 •入股( 2)经济性特区 •自由贸易区 • 出口加工区 • 科学园区 • 经济开发区

第四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国际商品贸易的联第四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国际商品贸易的联系与区别系与区别 一、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国际商品贸易的联系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国际商品贸易的联系( 1)两者都是需要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的经济活动 ( 2)两者都与生产要素禀赋有密切关系 ( 3)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推动

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国际商品贸易的区别• 1. 研究对象和领域不同• 2. 业务进行方式和周期不同• 3. 对各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国际商品贸易对象 生产要素的转移与组合 商品交换领域 生产 流通

交易活动

方式 较长期的合作与经济往来 买断、卖断内容 方式复杂多样、风险大、谈判时间长 方式较简单

作价与支付 复杂 较简单过程 往往有障碍 障碍相对较小风险 较大 较小

对各国经济作用 直接促进生产力发展 节约生产要素

第五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作用第五节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作用• 1. 直接实现各国之间在生产要素的数量、质量和种类的互补• 首先,通过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输入本国稀缺的生产要素,实现生产要素的国际间整合,可以为各国进行规模经济生产创造条件。• 其次,生产要素国际间的互通有无,推动了国际间科学技术的合作,密切了国际投资的关系。

• 2. 促进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优化配置,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 3. 为各国进行规模经济生产创造了条件• 4. 有利于缩小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推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5. 有利于强化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top related